人禾看環境
一個轉念,或許環境有了更多的機會;一個轉變,或許更多的生命留了下來;
這裡,我們分享我們的觀點與想法,也期待激發更多的可能!
-
綠毛”藻”大戰
眼前綠油油的綠毛毯,難道是新的網美打卡熱點嗎? 這畫面其實是幾週前的田寮洋水田,看似舒適柔軟的「綠毛毯」其實是一種外來入侵種植物「粉綠狐尾藻」。美麗的名字與討喜的外型,可是讓農民氣得牙癢癢,除了增加農事的困難度,連帶也影...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4 月 15, 2022 -
金門的戰地植物兵
2017年與金門植物園的合作,開啟了搭乘金門與臺灣往返的班機人生,不管是家住金門到台北、宜蘭出差的同事,抑或是從宜蘭、台北到金門出差的同事,兩邊都好奇彼此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今天由台北、宜蘭的夥伴視角,將分享金門最日常的植...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3 月 22, 2022 -
虎Cares?生活中的虎朋友
「虎年行大運」、「虎虎生風」、「虎嘯祥瑞」,過年期間無論在社群媒體還是家中客廳,總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虎年吉祥話。整天聽到「虎」來「虎」去的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有一些同名為「虎」的動物朋友,就在你的生活周遭? 年假後的第一...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2 月 15, 2022 -
田寮洋小旅行|看!是農人與候鳥在約會
2021倒數結束前,貢寮田寮洋的第一個友善農產品牌「信鳥到站」正式發布,為保育水鳥棲地而誕生的品牌,期待連結在地無毒耕作與野鳥生態保育。 究竟友善耕作的農地有什麼不一樣?種出來的米會比較好吃嗎?田寮洋為什麼能每年吸引眾多...
閱讀更多 →人禾新聞1 月 7, 2022 -
桃園大溪取經,音樂、木藝搖身一變成環教亮點
「蘭陽環境學習中心俱樂部」是由宜蘭眾多環教單位自主發起與經營的組織,串聯縣內各場域資源,每季舉辦工作坊課程,共同凝聚在地學習的能量。這回我們要大步跨出宜蘭舒適圈,翻山越嶺到桃園與在地環教夥伴來場深度交流! 兩天一夜充實的...
閱讀更多 →人禾新聞12 月 8, 2021 -
老技藝見新創意,金門阿嬤製帚收服外來入侵種
走進金門充滿閩南傳統氣息的山后民俗村,尋常的傳統生活景象起了些微變化,庭院裡曬著的乾草材料不像熟悉的高梁,家戶掛在牆角的手工掃帚,這回看起來有點不一樣? 山后民俗村的黃梅治阿嬤十幾歲開始學習綁掃帚,擁有豐富手工經驗。幾年...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12 月 1, 2021 -
當「外來入侵種」成為金門的新地雷,這場生態硬仗怎麼打?
近年來,金門路邊越來越多「大黍」侵占土地,外來入侵植物和居民們比鄰而居。實地走訪一趟,我們看見金門阿嬤用傳統智慧找到收編的方法 ,綑綁出一支支大黍掃帚,為生硬的外來種議題與常民生活開啟一扇門對話。讓我們回到生態前線看入侵...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12 月 1, 2021 -
「水蛇腰.美人腿」茭白筍田裡的蛇~奇超能力
四年前,林務局羅東區管理處與人禾基金會,在盤點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下盤點需關切的地區時,經生態圈友人引薦,得知了新北市三芝區這一處的山區水梯田。因農戶除草劑及農藥管理得當,所施藥劑相較其他田區較少,田裡的生物多樣性高,且發現...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11 月 10, 2021 -
散步仁森停看聽|森林裡的解謎尋寶之旅
這回仁山植物園不派解說人員站崗,而是特別邀請蝴蝶當行蹤成謎的關主,讓獼猴作為你的畫畫小老師,山徑布滿各個不同的尋寶點,等你來探險囉! 環境優美又親人的仁山植物園,常吸引許多民眾來趟綠意健行;長達近30分鐘的上坡路,一步接...
閱讀更多 →人禾觀點11 月 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