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菇類是現代飲食中常見的食材之一,像木耳、竹笙、杏鮑菇、美白菇…等,都是冬季大啖鍋物、夏季涼拌鮮蔬不可缺少的珍饈。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沒機會體驗種菇的我們,也該了解一下碗中的菇菇從何而來。
菇菇家族種類繁多,各有各的嬌貴,照顧起來馬虎不得
粗略地說,蕈、菇、芝是真菌子實體的統稱,分類學上它們並非植物,無法透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獲得能量;它們不用種子繁殖後代,而是用細小的孢子傳播繁衍。全世界目前記錄有上萬種的蕈菇,其中人類不可食用的佔了大多數,真正可以人工商業化栽培的僅少數幾種。
杏鮑菇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胺基酸等
牛樟芝為常見的藥用菌,而香菇更是葷、素料理的最佳夥伴
這些常見可食的蕈菇類是自然界的木頭分解大師,人們將木料破碎、包裝成「太空包」,或直接在「椴木」上鑽孔植菌,讓它們的菌絲能獲得養分;由於原料天然又可再生,蕈菇栽培可說是一種古老又富有經濟價值的產業。
太空包內的木屑是菇類生長的營養來源
金門植物園於三月份邀請在地農場-「小島良采」的何紀震先生,分享投入菇類栽培產業五年多的心路歷程;有別於臺灣本島農場常以相思樹、楓香等樹種為栽培原料,小島良采從數年前的莫蘭蒂風災中的滿島樹木的斷枝殘材中獲得靈感,發現木麻黃的木質素豐富,是作為菇包材料的上乘之選。
木麻黃是早年金門造林的重要樹種,具有濃厚的在地色彩,透過與金門林務所配合定期疏伐修枝的廠商合作,接手島內的殘材用於栽培蕈菇,不僅有效減緩廢棄木材儲放問題、讓林木資源得以被重新運用,也降低砍伐森林的需求,共創友善環境與生產經濟的效果。
講師以詼諧、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民眾進入金門菇菇的世界
除了菇類栽培的小知識,何先生也分享:「沒有四千萬不要想著投入菇菇懷抱」、「如果可以每天一兩點睡、早上五六點起床,再考慮來菇場見習」,幽默風趣的話語背後訴說著菇類栽培產業高成本投入、耗時費力的辛苦之處,美味的菇菇真是朵朵皆辛苦!同時,基於生產者的社會責任,農場也積極思考降低生產行為對環境產生的衝擊,實驗將汰換下來的太空包轉做有機堆肥,讓農林廢棄物能再度成為「新資源」。
學員帶回菇包前,仔細聽講黑木耳的栽培教學
金門曾經興盛的鹽業、歷經多場戰役,一度成為童山濯濯、黃土飛揚的地景,所幸民國四十年代起駐軍積極造林,目前生態豐富、綠意遍野的金門,由林務所持續著造林、育林、景觀美化工作,更與各方單位合作,像是讓枯枝倒木變成農業資材(菇包),或將廢棄電纜軸、電線桿改造成為公園的造景與座椅,積極努力讓森林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
本年度金門植物園辦理「有”森”意」友善環境系列講座,將陸續邀請各方講者經驗分享,這座綠意小島上,還有哪些友善環境的產業與推動故事呢?歡迎持續關注喔!
金門植物園
開園時間:08:30-12:00,13:30-15:30(每周一休園)
園區簡介(金門林務所):https://forestry.kinmen.gov.tw/Content_List.aspx?n=D3782BEF15279BC3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kmbotanic/
諮詢信箱:kbg190304@gmail.com
旅遊資訊站電話:082-32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