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是一種體型纖細修長,吻端長只有3到5公分,體側還帶有白色條紋的小型蛙,整體上就是一個50元硬幣的大小。依現有調查結果顯示,台北赤蛙繁殖及幼生期,需倚靠池沼、草澤環境,成蛙於渡冬時期則會利用周邊高草及草生地等潮濕環境棲息。與許多生物一樣,在台灣農業時期屬於平地常見蛙類,但現今因農藥普遍使用及水田、埤塘的減少,適宜棲地大量劣化與消失,目前台北赤蛙族群,僅零散出現在新北石門及三芝、桃園楊梅及平鎮、台南官田附近等少數地方,因此列為珍貴稀有2級保育類動物。
延伸閱讀: 【牠需要的不是只有「水池」】
上圖為台北赤蛙成蛙,左邊為公蛙,右邊為母蛙
(註:本研究台北赤蛙採集與標記,皆經過保育類生物利用申請許可,此為調查測量後回放原棲地)
台北赤蛙的興衰
人類的生活、經濟發展,往往會改變生態的面貌,也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台北赤蛙就是如此。在日據時期至西元1960年間,是台灣以農業為主的時代,尤其政府於1953年開始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更讓台灣農業進入黃金年代,此時,大家積極投入農耕產業,而在北海岸獨特的火山熔岩碎屑平台,台地地勢平坦利於種植,先民順應地勢,至山區取水開築水圳灌溉,圳路密布、田畦阡陌,先民們開闢出一層又一層的水梯田,形成大海及梯田,一眼入景的特殊環境。此時的北海岸遍佈著水梯田,適合台北赤蛙的棲地隨處可見,理想的環境讓台北赤蛙的族群迅速擴散到水梯田中,每到夏天還可聽聞特殊「啾~」的蛙叫聲,是一段台北赤蛙與人類相處最開心、最要好的美好時光~
但,好景不常,1980年後台灣的工商業正式成為主要產業,北海岸各個農村的農民紛紛休耕,轉職其他逐漸蓬勃發展的行業,農村人力突然大量縮減,廢耕現象日趨明顯,另外,隨著工業發展,化肥、殺草劑等產品開始出現,水梯田的榮耀不再,因此,在北海岸適合台北赤蛙居住的家園慢慢減少,施用藥劑的慣行農田,生態的多樣性受到衝擊,台北赤蛙開始走向混沌的時代。近年綠網關注中的石門阿里磅雖有著台北赤蛙少數原生族群的活動區域,但環境仍面臨考驗,這「四行倉庫」能堅守多久?,就需要你我來保護了!
上圖是位於三芝橫山區的阿石伯荷花田,昔日有著台北赤蛙出沒,是一處一眼可看盡海景及水梯田的代表區
石門區阿里磅的台北赤蛙保育如何開始?我們要如何進行保育?
這需從林務局於2017年提出「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說起,此計畫目的是保育淺山棲地與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修補破碎化的棲地,重建生態廊道,在執行此計畫下,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後簡稱羅東處)根據行政能量、效益及事態的嚴重性,盤點了北部受關注的區域,而經過人禾團隊的探詢、訪問及規劃,石門阿里磅區才被納入羅東處盤點關注的保育熱點之一,進而開始了台北赤蛙的保育行動。
保育執行的前提是:先釐清目前台北赤蛙的困境及問題,選擇投注保育能量的區域,並透過研究調查、蒐集文獻資料及質性訪談研究來釐清問題。經過各方面的調查結果得知,在北台灣,台北赤蛙僅剩石門、三芝有少數族群分布,這些地區的台北赤蛙族群皆面臨棲地破壞、家園限縮的狀況,使得族群零碎化,規模也持續下降,可見『家園的消失』是台北赤蛙族群減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計畫支持下,我們以「生態系服務給付」輔導在地農民進行農業友善生產,另由文化大學的巫奇勳教授進行『台北赤蛙族群及拓殖調查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友善農業,營造更多台北赤蛙適合的棲息地,使台北赤蛙族群有機會從阿里磅生態農場向外擴散,並透過生態研究了解其棲地利用的實際狀況。
農產友善生產的合作,以「生態保全型產業」為解方
在石門阿里磅區,數十年前這片土地除了滿山的水梯田外,還生產製作出品質優良,可進貢給日本天皇的「貢茶」茶葉,但是,隨著在地社經情勢的轉變,農業也已從這山頭上淡出,僅剩少數居民種著自家食用的葉菜,及不甘被”土地公收回種樹”而使用除草劑管理農田的居民。而除草劑的使用也是在這山頭上營造台北赤蛙度冬棲地最大的困難。
2018年開始,我們以「生態系服務給付」提供農民一分地一年6,000元的生態薪水,輔導農民不使用除草劑及農藥,以人工除草及對台北赤蛙較無傷害性的資材來管理農地,營造台北赤蛙所需的棲地。但經過一年的給付合作操作,土地管理者僅倚靠生態系服務給付支持而有的誘因是不足的,更甚有想終止生態系服務給付合作的情況,主要原因仍是農民在管理上所需支付成本(時間人力等)更高,而生產的產量產值也是未定數。因此,合作上能否有其他的誘因加入,扭轉土地管理者的合作意願以協助保育工作,是我們持續努力的重要方向。
在思考激辯下,我們發現農產經濟引入的規劃或許是一個解方,再者,種植的農產如果符合「提升國產糧食」的類別,還可多領一筆「綠色環境給付」的獎勵金。因此我們開啟了台北赤蛙保育與產業結合的可能,這即是我們在嘗試推動的「生態保全型產業」,針對繁殖型的水田濕地及度冬利用的草生環境,我們進行了水旱作物的輔導與試驗行動。期盼農民、地主或有心進行保育的人士,除了政府的補助或獎勵金,亦有來自民眾透過購買農產品的實質方式支持。友善農業生產的農產品,是一個為了人類共同福祉所努力的結果,友善耕作可免除農藥殘留的疑慮,對於消費者來說,既具保育意義,又有健康保證。
「赤蛙尬紅茶」、以及菱角、茭白筍的種植試驗
而石門阿里磅區山上也面臨著人力外移、多數人休耕的狀態,那麼要選擇哪一種農產作為推廣目標呢?這時就想起阿里磅生態農場的王德昌場長曾提及阿里磅曾是台灣重要茶產區,生產的「阿里磅紅茶」品質優良,更是進貢日本天皇的「貢茶」。茶葉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高經濟的作物,若有機會回復往日輝煌,更能號召更多人的加入。因此「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保育兼容型農產業的想法孕育而生,赤蛙尬紅茶,就這樣~蹦出新滋味!詳情可見【生態保全型農產業的誕生:「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有搞頭嗎?】
上圖是團隊於阿里磅茄苳腳土地公廟下方的休耕田地進行茶園產業的試驗,期望可提供台北赤蛙度冬棲息的環境也希望可為在地人提供新的產業
截至目前,在地共有7戶農民與我們合作,多半為種植自家食用農作及休耕狀態,農產的產量也還不到可量產的程度,除農民朱明地先生可提供少量農產品,朱先生主要種植茭白筍、菱角及綠竹筍,其中,朱先生的水田,也是目前調查發現有台北赤蛙鳴叫的其中一個田區。在2018年,初期與朱先生合作時,田區為二期作請領《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生產環境維護-蓄水,為符合綠色環境給付稽核,水田區塊維持空曠水面樣態,且有投放鯉魚、吳郭魚,但此舉對於兩棲類利用十分不利,一來兩棲類無適切躲藏與繁殖的空間;二來卵粒及蝌蚪幼體容易為放養的魚隻捕食。為此,本團隊與農民研討轉換不同的補貼模式,改採《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重點發展作物「菱角」補貼搭配生產環境維護補貼組合,由本團隊提供菱角苗,栽植在有台北赤蛙鳴叫溝渠旁水田,並協助移出鯉魚、吳郭魚。此模式的操作能提供兩棲類可利用的水域空間,並透過土地管理的轉換,增加了收入,是政策支持與農產販售兼得的理想模式。
2019年因氣候環境的適應性,菱角雖葉面生長良好,台北赤蛙也移入利用,但菱角結果狀況卻不盡理想。在與農民商討,北海岸三芝生長適宜的茭白筍或許水土較符,且茭白筍為高經濟作物,如收成良好,確實可提供朱先生在經濟上不錯的支持,且還可增加兩棲類棲地利用的環境,而後也開始輔導農民在第二處水田,進行茭白種植試驗,如台北赤蛙利用狀況得宜,則可擴大種植。
上圖為石門阿里磅區目前合作田區的水田及旱田樣態
大家如何支持生態保全型農業呢?
所謂的「生態保全型農業」就是採用友善環境方式栽培作物,維持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修復污染的環境,如可建立明確的保育論述,就能將價值體現在農產品上,除了有適切的經濟支持外,也可提供農民參與保育作為的榮譽感。
因此在羅東處的支持下,透過經濟、文化等誘因嘗試經營:兼具在地文化復舊與高單價的經濟作物(如茭白筍、菱角等)、既有草生栽培農業生產技術可行的農產業「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透過生態系服務給付,並協助友善農產品上架至銷售管道等方案,期盼以生態保全型農業的模式,讓在地居民及未來潛在消費者參與保育工作,串聯山區埤塘、水圳網絡,也擴大保育成效。
支持台北赤蛙農產品的相關訊息,將於農產期間於人禾官網發佈,邀請大家用實際行動,一起”吃出”台北赤蛙保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