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田寮洋

5 月 17, 2022 4:04 下午
facebook-share
google-share
line-share

分享給朋友

人禾與田寮洋的情分,源自2011年在東北角淺山濕地保全的投入,當年除了啟動貢寮山區的水梯田保育工作,同時也開始關注同水系下游的田寮洋洪氾平原。令人驚訝的是,這片由水田、旱作耕地、草澤、埤塘(原是低窪的棄耕水田)構成,且為四周丘陵、雙溪所包圍的「田寮洋濕地」,在當年生態圈中,雖因鳥類棲息利用種類多樣,名聲遠高於山區的水梯田,但卻與水梯田有著相同命運,也就是,官方生態資料庫中呈現「空缺」一塊。也因此面對外在的徵收、開發,乃至於借道等用地交換等壓力之下,可提供政策考量的基礎總少了生態這面向。

「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田寮洋濕地除了有著賞鳥人津津樂道的豐富鳥類資源外,一條貫穿田寮洋濕地北側,與在地大姓「吳」同宗,暱稱「吳明熙(無名溪)」的小條坑溝,因與雙溪河的匯流處距出海口僅五百餘公尺,亦是洄游性魚蝦蟹遷徒利用的生態廊道。這片十餘甲的洪氾平原是東北角重要的生態熱點,這些年來,我們陸續累積、提報在地的生態資料,到2018年農委會提出「國土生態綠網」的保育政策時,「東北部生態綠網」中重要的關注區位中,自然少不了田寮洋濕地。

啟動於農地,提早翻犁蓄水並朝向更友善的耕作

田寮洋綠網行動的目標是「恢復與優化田寮洋生態系服務的價值」,其中田寮洋面積最廣大的水田環境,主要由稻作及少量茭白筍、荷花田區所構成,但多達十餘公頃的稻作水田,仍為「田寮洋」地名這歷史招牌而牽制著。原來是在地農民早年因颱風大水氾濫,害怕洪水沖刷帶走田土,不利耕作,故在一期作收割後,始終維持著不翻犁,以再生稻頭固結田土,遲至年底或來年春耕前,才進行第一次的耕犁蓄水。然而,在雙溪流域整體治理後,洪氾田寮洋已是近廿年前的歷史了。

經與水田耕作者的討論、商議與取得共識後,2019年開始,在國土生態綠網支持下,水田維護與管理的方式有所調整,農地於一期作收割後,增加一次的翻犁,之後的水田湛水,目的是補足田寮洋地區微棲地型態較為缺乏的「泥灘地」環境,提供東亞-澳候鳥遷徙線上,南來北往的鷸鴴科等涉禽,在途經田寮洋時,能跟其他水鳥一樣check in田寮洋,舒舒服服的渡上幾天假,養精蓄銳後得以應付後續漫長的旅程。

與土地管理者的合作不只於提早翻耕蓄水,這片高達11公頃的水田環境,同樣期望能減少因施用除草劑而造成田埂環境的裸露,近四年改以人工刈草方式管理,草生地田埂提供更多食物(例如:草籽、嫩芽及草生無脊椎生物等)與鳥類躲藏空間。而農民也在摒除了除草劑施用後,開始陸續投入友善耕作或減藥耕作。

提早翻犁蓄水的推動,雖少了政策推動前固定鳥類調查的數據交叉分析,但在近年的鳥類調查資料顯示,提早翻犁蓄水後的水田環境,相對於未提早翻犁的田區,有更多的涉禽停歇利用,此外,非主要「客群」的雁鴨等游禽,也成為湛水水田的團客。

生於斯長於斯,生態保全型農產的誕生

在優化了水鳥度冬棲地「水田」後,我們開始思考一系統性問題:如何優化全年的棲地環境,及加惠更多的冬過境鳥類?此時,目光要聚焦到農產業上。田寮洋的稻作面積為東北角最大,但因缺少誘因,水稻耕作始終維持著最低程度的投入,每年的收成除了繳交公糧外,多數由礁溪糧商以低價收購,將田寮洋的稻米混合其他稻米,以其他品牌的「白米」上架販售,掩沒在茫茫貨架上,不只外地人不知道田寮洋有產稻米,連貢寮在地人,乃至於遠近馳名的「福隆便當」,每年用米量之大,卻也跟貢寮在地米毫無交集。

低價收購的惡性循環、似有似無的生產定位等因素,對於田寮洋生態保全型農產論述的建立,有著一定程度的挑戰。所幸在國土生態綠網的支持下,透過新北市政府、瑞芳地區農會、在地農民的共同攜手,田寮洋「信鳥到站」品牌於2021年年底正式與大家見面,期盼飛抵田寮洋的候鳥及這片土地孕育的各種生物,都能因農業環境及棲地的優化而受益,而品牌第一支農產品「羽豐米」的推出也希望大家在品嘗田寮洋稻米時,能一併加惠水鳥。(詳細介紹請見【信鳥到站】田寮洋友善農產品牌

從點到線到面,改善「吳明熙」生物通道

坑溝、水圳在大眾眼裡,是維持農業灌溉、排水的連結設備,但對部分生物而言卻是洄游、覓食、穿越的通道。少有人探究早年地政制度推行時,地籍的劃設,常以土地現況的樣態分界,而其中關於小水路的部分,就在定界斡旋中,僅剩當年的通水面是屬於水利用地,而構成水路的邊坡、堤頂則消失在地籍之上,也因此,在後來的治理改善中,殘存的水利用地多變成兩側陡峭的三面光「ㄩ」型溝,失去了溝渠通排水之外的所有功能。

無名溪也是如此,早年無名溪岸原是砌石堤岸,但因維管不易、部分地勢低窪的田區因排水不能而漥蓄成埤,既有農路中斷,在農民殷殷期盼有條農用機具通道的需求下,無名溪陸續整建,堤底2尺的寬度可供農民及小型農機通行,但混凝土三面光的渠道卻讓很多生物無法順利通行,缺少了土溝植生提供移動休憩與躲藏,增加水生物洄游的困難與風險;兩側垂直的岸壁,也阻絕陸生動物穿越,而這些阻隔的狀況都非改善者所預期的。在考量調整渠型不易的前提下,經洪峰流量溢堤計算降雨風險並與在地溝通,現有無名溪的通洪斷面可以涵容超過600年重現期距的洪水,因應日常的通水無虞,我們的作法包括:調整與放寬渠底清淤的頻度,並透過重點區段掛設麻繩網、堆疊設置墊腳石,目標為適度優化生物通道的功能。慶幸的是在後續的水域調查與自動照相機監測,渠底植生處提供大量洄游魚蝦蟹躲藏的處所;而掛網與疊石改善的生物通道,也讓食蟹獴、山羌等生物可以順利出入穿越。

(註:重現期距意指大於或等於某種強度之自然災害的平均時間間隔,重現期距越大則災害越嚴重,工程單位會依重現期距來進行風險評估,設計工程強度)

下一步建構跨單位綠網

在地農地與無名溪的棲地優化,短期目標有所成效,但面對田寮洋整體及其與周邊環境議題的連結:如橫貫田寮洋的雙溪三號鐵橋改建後棲地縫合、田寮洋水圳取水源頭遠望坑溪基流量確保等議題,都是下階段的要項,其中牽涉的權益關係人、單位也多。田寮洋耕地的改變是個希望的起點,未來還有更多需要克服與面對的挑戰,我們懷抱信念:相信在充分溝通得失利弊後,種種困難都有突破的一天,這也是國土生態綠網推動的使命。

分類: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