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多月,原本定植後稀稀落落的菱角苗,葉片也變得密密匝匝,那我們關切的「台北赤蛙」呢?
前情請見:牠需要的不是只有「水池」
七月份的一個夜晚,照例的夜間調查中,山谷間只有貢德氏赤蛙唱著獨腳戲,依以往可有「小型管樂團合奏」的經驗來看,今晚不算是個熱鬧的夜晚~確如預期,這晚蛙況不佳。我蹲坐在田邊,半似發呆消磨時間的拿著手電筒掃射著菱角田,田中央菱角葉上一小個亮綠色凸起反光射入眼簾,原本倦怠的精神瞬間抖擻,『應該是隻青蛙!』,但這迷你的個頭,不像是大型的貢德氏赤蛙,用相機拍攝後放大檢視……是台北赤蛙!
菱角田中的一抹反光燃起了希望
這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啊!
如同戀愛養成遊戲終於初步吸引到攻略對象的注意般,在進行台北赤蛙的保育工作中,能自然擴散的第一道關卡––『它願意從原本的棲息地中移動到另一個營造棲地』成就達成!但後續當然還有一連串提升好感度的任務,譬如『在繁殖棲地中,新的濕地環境還會有其他個體進駐嗎?』、『營造的繁殖棲所能順利找到伴侶繁育嗎?』,以及更重要的部分,鮮少被關注的台北赤蛙度冬棲地––『過了這個夏天,台北赤蛙會去哪裡呢?』,這些都需要逐一攻破!這個過程就像是好不容易才讓攻略對象答應了第一次約會,其他角色都還沒認識完全,官方又更新了限定活動,叫人情何以堪!無怪人人抵擋不住成為課金戰士!
【系統顯示】菱角田發現 台北赤蛙 !
怎麼開始的:轉過頭讓我們回顧往日發展的時刻
順著公路駛往阿里磅,道路兩旁映入眼簾的多是次生林,或隱約看得出梯田階段,但已被芒草叢淹沒的農地,數十年前這片土地除了滿山的水梯田外,還生產製作出品質優良,可進貢給日本天皇的「貢茶」茶葉,而如今若沒人提起,「農業」似乎已從這山頭上淡出,像是被抹去的記憶般,僅有少數民家周邊,栽種幾畦自家食用的葉菜,流露點端倪。無力管理農地但不甘被土地公收回造林的居民,除草劑成了結凍自然演替的利器,也型塑出「枯黃、冶綠」交替景象,這也是在這山頭上營造台北赤蛙度冬棲地最大的困難。
三年前開始,以「定存大自然」為理念的阿里磅生態農場開始跨出農場,除了在農場內台北赤蛙棲地的保全外,也在彼鄰的私有土地上籌資僱工無償協助地主刈草,期望減少地主用除草劑來管理農地雜草的問題,讓台北赤蛙可以有機會往農場外擴散;2018年開始,羅東林區管理處認為維護生物多樣性不該只是一個民間單位的責任,而著手研擬適宜台北赤蛙度冬棲地的維護管理的生態系服務給付(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 ,PES),拉更多的土地管理者一起加入台北赤蛙的棲地管理工作。
但經過一年的給付合作操作,發現若土地管理者僅倚靠生態系服務給付支持收益,未有其他誘因,對於尚有耕作的農民,還可以因為農作行為與PES管理規範加成、轉變不大而維持合作意願;但對於未有農作支持,甚至未固定居住山上的居民而言,誘因實在低落,更甚有想終止生態系服務給付合作,僅願領取金額較低的休耕補貼,只因耕作期要噴除草劑殺草。
休耕補貼:現改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生產環境維護。
2015年後開始,休耕補貼每年僅可申請一期作,且前兩期需有一期作有耕作事實,但未強制要求耕作方式、栽植存活率與收成量達標。
赤蛙尬紅茶,蹦出新滋味?!
能否有其他的誘因加入,扭轉土地管理者的合作意願以協助保育工作?「經濟支持」、「文化傳承」、「社會氛圍」乃至於「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需要考慮的,找出一個方式是可兼容「保育」。阿里磅生態農場的王德昌場長梳理阿里磅地區的文史,曾提及日治時期阿里磅曾是台灣重要茶產區,生產的「阿里磅紅茶」,品質優良,更是進貢日本天皇的「貢茶」,當時使用的茶樹品系「硬枝紅心」更是台灣四大老茶種之一,現在常聽到的金萱、翠玉茶種,都是系出此門。
硬枝紅心茶樹
若是把「阿里磅紅茶」與「台北赤蛙」結合在一起,能否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呢?一個在地歷史中出現過的傳統產業,有著有別於市場上常見的茶種老品系,且茶葉是相對產值單價較高的經濟作物,以經濟模式扭轉策略排擠現象,也藉由產業的活動穩定在地社經結構,更重要的是,在台灣茶園草生栽培的農法已發展許久,技術不是問題,而草生栽培環境的茶園,微棲地樣態可能是台北赤蛙度冬棲地的適宜環境,「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保育兼容型農產業的想法孕育而生。
但願景總是美好,這一切是百廢待舉。茶產業在阿里磅這山頭中斷許久,製茶技術斷層、在地勞動人力不足,也長期缺乏繞動力量;老品系茶種復育的來源與技術、更別說茶葉生產非一朝一夕,從茶苗種植到商業量產,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故事的行銷與保育論述的連結與驗證都需要時間,而在未有保育成效與先驅者成功前,後繼與追隨者多是觀望難投入,畢竟茶樹一種、人要回鄉,這是改變半輩子的事,都需要好好評估。
年度成果分享是凝聚彼此的重要方式,選在土地公廟是在神明前不可以說謊
凡事起頭難,『真心想做好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長期在政策的支持、阿里磅生態農場王德昌場長在在地關係的牽成、茶葉改良場文山分場對於茶葉栽植技術的不吝協助,我們一起在兩座山外的草里茶場,找到了硬枝紅心茶樹,更在茶園主人謝宜良支持下,停收一季讓我們剪枝育苗、在地農民提供土地讓我們測試適宜的資材與耕作、管理模式。今年底第一批硬枝紅心的茶苗將回歸阿里磅尖鹿,帶回的不只是苗栽,還是一種可能,保育與產業結合的可能。
「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揭幕上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