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工廠搖身一變而成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裡面到底在作甚麼?神秘的圍牆裡,除了新住進許多大樓外、還有誰住在這裡?在11/24的週六,有一群大小朋友就來到園區,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進行園區空間大解密!沒有跟到的朋友也別遺憾,我們現在就跟著參加者的視角來走一遭:解密生技園區!
這個大水池、以前不是這樣的水池;但是在更以前則是一個超級大的大水池(繞口令來著)
很多人都知道,這片園區的前身叫「202兵工廠」;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兵工廠之前,這裡曾是一片廣大的水池,叫做「三重埔埤」。
原本的三重埔埤大概有這麼大(藍色框線部份),在時代變遷以及兵工廠的填土下,逐漸縮小成一方水池(地圖「三」字上那個淺藍色的長方形)。直到園區規劃興建時,重新復育出面積約四公頃的溼地。
三重埔埤,曾經與後山埤、新庄子埤並稱為南港三大陂塘,標誌著臺北盆地農業社會時期的代表性地景。這個時期的南港,是個水田、陂塘與灌溉圳道交錯綜橫的地方。圳溝底泥上散落著一顆顆的圓蚌,與之共生的高體鰟鮍每年春天都染上一身彩虹的婚姻色,幫溪流水圳譜上豔麗的戀歌。這些陂塘水圳中,當初的常見生物,如今隨著棲地環境的消失與劣化,都已是需要特別復育的對象。
發現原來池塘裡可以長出這麼大的蚌殼,大人小孩都覺得好驚奇!
除了重新復育四公頃的溼地環境,希望能恢復古三重埔埤的生態樣貌以外,園區在興建過程中,也希望盡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例如:移植建築基地上的大株喬木,保留在園區北側的樹木銀行中;在園區道路下方鋪設動物通道,銜接淺山次生林與陂塘溼地,形成完整的生態廊道,也降低路殺危險性。
看似平凡的辦公園區,底下其實隱藏了友善生物的各種設計考量。
而說到生態環境,園區最核心的部份就是復育了中央這一大塊兼具生態保育與滯洪防災功能的大水池。從開始興建到完工至今,水鳥的調查紀錄持續增加,可見水域環境的營造成果獲得野生動物的肯定,這是比任何工程金質獎都還要直接有效的證明。
一起找找躲在水草間的鳥!今天除了招牌中白鷺以外,還出現了紅冠水雞、小鷿鷈、鳳頭潛鴨等水鳥喔!
不說不知道,園區在原本的規劃中,為了因應大量員工上下班的車潮,其實規劃了一條貫穿北側山坡、直通忠孝東路的隧道!後來為了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取消了隧道的規劃,改用交通接駁車因應通勤人潮,也才在今日的北側山坳與東北角的溼地中留住保育類台北樹蛙等的棲息地。
大家來找碴!你找到左右兩張圖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講到這邊,可能大家也有點好奇:園區裡面到底是誰上班?剛剛提到的這麼多員工,都是哪裡來的呢?園區裡面其實分屬四個不同的主要單位,包括:
- 中央研究院的「生醫轉譯中心」、「核心主題中心」、「生物資訊中心」等,以中研院在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奈米生物科技、基因體醫學等生物醫學技術的深厚研究基礎,領導轉譯醫學與再生醫學的研究。
- 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政府、企業與學術單位合作,發展生技醫藥產業的前臨床服務。
- 園區以生技醫藥為發展主軸,因此衛福部的「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座落在此,整合監督管理、協商和生物技術發展,產生生物技術群聚效應,並協助製藥工業的法規遵守。
- 還有科技部的「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是臺灣最大的國家級實驗動物資源中心,提供學研界及產業界多元化的實驗動物資源及技術協助。
曾經深鎖兵工廠高牆之內的神秘區域,現在長這樣。
脫下兵工廠的神秘面紗,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肩負發展生技醫藥的使命,用創新精準的醫療技術,提供未來人類更安全健康的生活品質;同時,園區也在25.44公頃的面積中,保留14.19公頃的生態保留區,積極復育淺山與溼地生態,希望留給未來的生物一個更安全健康的棲息環境。園區追求開發與保育能夠平衡的努力,目前還是一個進行式,有了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重新反思,都市在建設開發的過程中,導入近自然的設計,人與自然其實可以有更多並存的空間。
- 我也想玩:https://www.beclass.com/rid=223f0895bff9c89af980 (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喔!)
- 努力的進行式,我想一起參與……
我是團體,我想預約導覽活動:https://goo.gl/forms/8iUuIikSJFSJdrgp1
我想問問還有甚麼課,請洽:nsx.service@eeft.org.tw
我想參與園區志工,請洽:qlin1027@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