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供參,最新課程內容請見和禾聚落官網。課程內容包括:里山學校、綠色旅遊,以及工作假期。
在貢寮山村,居民對於山林野植的應用,有其一套結合節氣與歲時祭儀的地方知識,順應貢寮山村與節氣共生的農事循環,規劃四季主題讓大家認識貢寮山村獨特且珍貴的生態環境價值,學習水梯田傳統手耕文化,享用在地風味狸便當,細說食材來源,品嘗來自地方的美味。
春: 插秧教室
春分後的陽光漸漸回到北半球,座落在東北角的山村也漸漸暖和了起來。歷經一個寒冬分解的稻頭和水草,成為飽含養分的土壤,正等待著秧苗的開根與生長。赤腳踏入軟綿的田土,在農人的水梯田插秧技巧實戰教學之下,用身體學習貢寮水梯田的手耕文化。
夏: 桂竹世家
隨著天氣升溫,嘴巴對桂竹筍口感滋味的想念也更深了,磨著農人問筍況如何?答:『雨水若多,筍會卡嫩;林子通透,筍仔就多;山頂卡冷,差不多擱一個月吧!』這份觀察裡,埋藏著貢寮人積極利用桂竹的經驗。來5月和禾小旅行,品嘗口感獨到的桂竹筍,也看見那段山村生活紋理與桂竹緊緊交織的歲月變遷。
秋: 筆筒樹蕃薯粿
節氣已過白露,跟著貢寮山村農人在老大公的祭拜儀式後,山上的地瓜也可以收成了。在當時物質缺乏的年代,山上除了種稻,缺水的山坡會被闢為番薯田,早期的山村居民會採集筆筒樹的葉子製作成天然的磨泥工具,將番薯磨成泥、香煎製粿。讓我們一同學習居民應用地方環境資源的智慧,品嘗貢寮在地令人懷念的滋味。
冬: 芒花掃把
冬至過後芒花盛開,貢寮山村遍野芒草將抽起飄揚花穗,在東北季風下映襯著水梯田。芒花製作的掃把是早期台灣農村的家常用品,細緻的穗梗能將沙塵掃走,但貢寮山村的芒花卻透露了耕作/棄耕地景的秘密。隨著充滿巧思的山村夥伴,採摘水梯田旁的芒花,靜下心來,為一年必要的除舊布新完成個人專屬的芒花掃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