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田裡好菜一起追

田田有意思|活動花絮:田裡好菜一起追

土地,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從土裡長出來的樹木、花草,構成了許多野生動物覓食、繁衍的棲息環境;土壤充滿養分,讓農人能耕種、生產各式各樣的食物;它也提供我們蓋房子以遮風擋雨、生活的地方。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仰賴著這塊土地滿足食、衣、住、行所需,正因為它的存在是那麼地自然,我們似乎也就漸漸忘記了土地的重要性。2018年,我們決定帶著「田田有意思-深耕土地價值環境教育輔助教材」前進各校園,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讓大人小孩一起重新認識土地的價值。


好菜追追追~透過食材採買,友善對待土地

Q:回想一下,昨天晚餐吃了什麼?
白米飯、炒高麗菜、荷包蛋、青椒牛肉、山藥排骨湯…五花八門的食物名稱從腦袋中迸出。咦?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食材是從哪裡來的呢?「市場買的啊!」「網路上訂宅配!」「阿嬤自己種的!」哎呀呀~其實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像是稻米、小麥、蔬菜、水果…等,就連雞鴨鵝豬牛羊也都需要吃這些作物才能夠長大啊!

我們有非常多的管道可以取得各種食材,可是到底哪些食材是對我們好、也對土地好的呢?

首先,讓學員們描述自己心中的好菜是什麼~有的人認為好吃就是好菜,有的人覺得價格昂貴應該就是好菜,也有人覺得自己種的才是好菜。接著,請學員們化身為小廚師,分組討論如何設計一道好菜,並在食材採買的過程中,輪流表達自己對這些食材的看法跟意見,學習溝通協調以及決策的技巧,最後上台分享成果。

玲瑯滿目的食材,今天要吃哪一種呢?

小廚師們認真採買&討論中

主廚正在跟大家說明選擇「紫米」的理由

上台分享精心設計的創意料理

透過好菜的設計與分享,我們看見孩子們的創意,也進一步了解大家對於每天餐桌上食物的認知與想法。在上半年的各場次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經常挑選價口碑較佳「和牛」作為主菜,認為價格昂貴的食材應該就是好菜。於是講師透過孩子選擇的食材卡,循序漸進引導「產地」、「包裝」的差異,認識「食物里程」與「碳足跡」,傳達對於「好菜」的另一種定義。

講師詢問孩子挑選食材的理由

Q:好菜如何追?

  1. 吃在地
    進口的肉類、蔬果選擇多,但因為要從國外搭飛機、輪船運送到臺灣,過程必須包裝加工、全程冷藏冷凍保鮮,會耗費許多能源,同時也排放出更多溫室氣體,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若我們經常選擇國產食材,就可以縮短運送過程、節省能源,對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小。
  2. 享當季
    順應季節、氣候而盛產的蔬菜水果,病蟲害相對較少,農人可減少肥料跟農藥的使用,對土地及農田間的生物也較為友善。因此,選擇當季食材除了價格低廉、品質新鮮且乾淨,也是維護生態環境的一種方式喔!
  3. 少用一次性包裝
    為了方便,許多食物商品使用保鮮膜、保麗龍…等一次性包裝,拆開後就直接丟進垃圾桶了。若我們在採買時能盡量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裝材質,或是自備環保袋,減少塑膠袋使用量,這都是對土地的一種保護呢!

選擇國產食材,減少碳足跡,支持好菜!

下次跟家人去逛菜市場的時候,留意看看自己買的肉類蔬果來自於什麼國家、使用什麼材質的包裝,並試著選擇對身體好、對土地也好的「好菜」,一起用「吃」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吧!

來看看孩子們的創意~

對活動感興趣嗎?

無論大人小孩,歡迎申請「田田有意思~深耕土地價值環境教育系列活動」,讓我們一起在歡笑聲中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活動詳情請看 107年度「田田有意思-深耕土地價值」環境教育系列活動
諮詢專線 (03) 922-1613#21

活動資訊

活動期間:2018年2-6月
活動對象: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內教師團體、社區發展協會、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政府部門、民間團體
辦理場次:共10場,每場15-30人
內容規劃:臺灣農地現況及未來趨勢(1hr) + 田田有意思主題課程(2hrs),共3小時

聯絡資訊

課程與其他農地主題之相關活動合作,聯絡資訊:
鄭小姐,(03) 922-1613#21,land.eeft2015@gmail.com

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