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我見,我住在宜蘭海岸

6 月 1, 2020 10:59 上午
facebook-share
google-share
line-share

分享給朋友

「北部岬灣、東部斷層、南部珊瑚礁、西部沙灘」是大家對於台灣海岸特色的概略印象,然而事實上在東北及西部、甚或東部,「連綿的沙丘」是相當常見的海岸景觀,而其又因地形與氣候的差異使型態有所不同。

在宜蘭,廣闊的沿海浪潮雖緩,但因著強勁的季節風與數條河流,孕育了發達的沙丘景觀,長長的沙丘如蛇一般躺臥蘭陽平原的海岸。

那守護人們的龜與蛇

隨太平洋浪潮拍打百年來

噶瑪蘭人於土地印下的足跡––摘自洪暐筑〈宜蘭印象〉

是誰住在宜蘭的海岸沙丘?噶瑪蘭人!

或許多數人對沙丘的想像,就是海邊那夾帶零星海廢的沙地,沒什麼特別之處,但當我們翻開歷史,生活、工作與居住甚至一個族群的遷移都與沙丘息息相關。

早在16世紀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來到台灣北部時,便對宜蘭此地有明確記載,但直到18世紀漢人移入,常民生活才被書寫下來。然而事實上,宜蘭沙丘的原住民最早可追溯至5000年前,而他們是誰?他們就是來自海上的「噶瑪蘭人」!

噶瑪蘭人一上岸,便覺此處是個風水寶地而住了下來,但日子並非總是安穩,當時的寶島台灣早有其他住民,南方的泰雅族及太魯閣族一發現這群登島菜比巴便痛電一番,有些噶瑪蘭人受不了騷擾而往北遷徙。

而後來漢人到來、迫使他們移居花東地區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時至今日,噶瑪蘭人只剩千餘人,但宜蘭人普遍繼承了他們的血脈,或許世代住在宜蘭的你,也是他們的後代喔!

以前的宜蘭海岸,與現在「判若兩地」嗎?

早期開墾能力有限,人們是順應著地形與氣候生活,當時淳樸的人們本著「看到什麼是什麼」的精神對地方命名,因此光是地名便能一窺當時的地方樣貌,可能是抬頭可見的自然環境,又或是日復一日的人文活動。

在1837年(道光17年)序版《噶瑪蘭志略》中古地圖〈噶瑪蘭〉中,所記錄的「沙崙」位置便是今日蘭陽溪口北岸、烏石港至蘭陽溪一帶。由於當時海盜猖獗,清朝政府在沿海設立了港口派兵戍守,因此當時海岸沙丘的功能主要用於海防。

仔細看會發現許多地名仍沿用至今!

由於移民進入與開墾的時間及情況不一,到了1852年(咸豐2年)〈噶瑪蘭廳地輿全圖〉才對蘭陽溪以南的沙崙有所敘述,其中便包含目前規模最大且型態保存完整的利澤沙丘。此外,其北側的過嶺仔十五里及沙崙舖被劃設在一起,可見此區皆為沙丘並已有聚落發展。

當時的「利澤簡」因冬山河流經而繁華一時

與今日相比,沙丘的位置雖然具一致性,但範圍界定不同、土地利用也有差異,過去是船隻停靠、防禦的關口,也是人們生活的區域,而現今則是人們看日落、散步、遊憩的好去處。傍晚沿著台二線騎行,蘭陽平原的綿延的沙丘景色恍若往昔。

 

我給你翻譯翻譯,什麼才叫「判若兩地」!

不過地貌的變遷並非微小而不易察覺,老宜蘭人記憶裡的「頭城海水浴場」便是一例。2001年,為了發展觀光,烏石港擴建了人造堤防,因而阻擋了海沙向南流動,使得南邊緊鄰的頭城海水浴場沙灘逐漸消瘦,最後失去了原本的休憩功能;而受阻擋的海沙便在烏石港的北邊堆積成現在的外澳沙灘,成為了新興的戲水勝地。足見人們的建設開發如何改變自然環境,而環境的變遷也回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許多美好的記憶只能懷念了。

這篇我們簡單介紹了海岸沙丘對宜蘭發展的重要地位與地貌變遷,下一篇將進一步介紹沙丘環境的特性(噶瑪蘭人為何覺得這裡是風水寶地?),而人們又在這裡進行了那些人文活動。敬請期待!

其他相關文章